奉祀神尊簡介

 

二王池府千歲:諱夢彪,陳留人。生於隋唐之季,文質仁心,迴異常倫,唐高祖入關後,職司知府,愛民若命,在任時,有瘟疫神奉玉旨化為士人,到其轄區,入府衙與池公談話,甚然投機,後成為知己。有一日在酒筵中,已將要瘟疫該管區真情吐露,池公心上十分恐懼,向瘟疫神問曰:「要用何等方法施毒」?瘟疫神自囊中取出一包瘟疫藥粉曰:「余明日決定將此藥粉散佈各部落井中」。池公曰:「可將此藥借看否」?瘟疫神曰:「既成知己,取看無妨」,池公執在手中將藥解開,全部向口中傾入,一時毒性發作,滿面黑斑,兩眼突出。全城之民,感公愛民,自作犧牲,悲哀萬分。昇化後,玉旨敕封為「代天巡狩」亦有另一種傳聞,池王爺乃唐末福建省漳州府池州縣馬厝巷人,位居王爺爵位,某天接到聖旨,密派其驅除某庄堡之盜匪,方法是以毒藥散怖於轄內人口食用之河井.水源等地,以毒殺該境所有生靈。池王靜思:「該在堡數萬生靈,良莠不齊,茲以玉石俱焚,於心何忍。」遂將本當散佈之毒藥,悉數加以掩埋與自食,即捨生救人來消弭此案。事後此一忠烈事蹟,傳遍各庄堡。聞知者皆感動流淚,其後全境之盜賊匪徒,皆能改過自新,並發起建廟,繪圖刻像,以奉祀池王。.

 

大王李府千歲:諱大亮,涇陽人也。生於隋唐之季,兼資文武,與池公夢彪、吳公孝寬、朱公叔裕、范公承業,結為生死之交。素以忠義相切磋。唐高祖入關自歸投效,為國為民,屢建功勳。昇化之後,玉皇上帝膺封顯秩,敕「代天巡狩」。下人間,坐擁王船,巡狩四方,掃蕩妖氛,趕災禦患,護國佑民,四海尊崇,歷朝褒祀,共尊為五府千歲之稱

 

三王吳府千歲:諱孝寬,江蘇吳縣人,生於隋唐之季。公在齠齡時,與范公承業,交為莫逆之友,聯聲同氣,文業武功,均為人所敬仰。公高中進士後,出任知府,有年天子嘉其英雋,特召回京,高擢吏部尚書之職。素以忠誠報國,屢建奇勳,麟閣題名。昇化後,玉皇上帝膺封公為「代天巡狩」坐擁王船,出巡四海,以受人間崇祀。(吳王是唯一沒留鬍子的王爺唷!)

 

關於媽祖代天府後殿(聖母殿).JPG媽祖的生平來歷,方志記載或民間傳說甚多,內容並不一致。由眾多的史料與傳說中,大概可描繪出媽祖之本名為林默娘,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嶼人,祂的祖先原居河南,代代都是顯宦,林愿別名惟愨,官至都巡檢,後來告老還鄉在湄洲隱居,過著半耕半讀的生活。林愿為人敦厚樸實,樂善好施,鄉里尊稱為「林善人」。
  林愿娶王氏為妻,原已生下一男五女,男名洪毅,女名分別為大娘、二娘、三娘、舜娘、痴娘。林氏夫妻深感男丁單薄,且長男洪毅身體虛弱,朝夕焚香祈求觀世音菩薩再賜一男,才能光大林氏之宗祠!一天晚上,林善人的妻子睡夢中見到觀世音菩薩給她一粒藥丸,對她說:「你們林家世世代代行善積德,所以上天要庇佑你家。你吞服這粒藥丸,便可得到一個女兒,她將來能濟度天下蒼生,成就非凡。」林夫人將藥丸服下,立刻就覺得有懷孕的跡象。

 

中壇元帥  中國神話故事中,最年輕的神,首推哪吒,也就是神童的代表,古今中外偉人,大都有一個不平凡的童年,但要像哪吒這樣,不平凡中最不平凡的,實在不多。
  道教封「中壇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」,簡稱「中壇元帥」,亦稱「太子元帥」,民間暱稱「太子爺」或「三太子」,祂即是踏風火輪的「哪吒太子」,在李靖的三個孩子中排行最幼,故又稱為「哪吒三太子」。
  祂的尊稱還有很多,因其裝備特殊,有輪有圈,所以又有大羅仙、羅車太子、李羅車、羅車公、金康元帥、金環元帥等稱呼。其祂還有中營神將、中營大將、玉皇太子爺、及李哪吒等稱謂。
  太子爺的傳說,一般民俗云:中壇元帥是玉皇上帝駕前的大羅仙轉世,為中營神將,統帥五方營(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)神兵神將,所以又稱「中營神將」或「中營大將軍」;玉帝因感人間妖魔聚集,傷害生靈,因此派遣大羅天仙,下凡收妖伏魔,鎮壓凡間之邪魅,而降凡為李靖之第三子,名哪吒。按又傳說謂:太乙真人奉師父玉虛宮原始天尊的命令,送靈珠子到李靖家出世的。

 

註生娘娘

http://hibu.tacocity.com.tw/d71.jpg生娘娘是專掌生兒育女之事的女神,其來歷出自封神榜。姜子牙奉玉皇上帝之命,封三仙島之雲霄、瓊霄、碧霄三姑掌混元金斗,三姑係龜靈聖母門徒,曾以產盆練成「混元金斗」法寶,三人聯手伐紂,不幸陣亡,玉帝賜封為「註生娘娘」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福德正神

德正神民間俗稱「土地公」。據傳,福德正神姓張,名福德,字濂輝,生於周武王二年(西元前一一三四年)二月二日,天資聰穎,事親至孝,勤積德業,武王二十四年,官任朝廷總稅官,任期之中,愛民如子,至周穆王三世辭世,享年一二歲。壽終三日,容貌不變,人人稱奇。時http://hibu.tacocity.com.tw/d51.JPG有資貧互以四大石打成石塝,圍成石屋奉祀之,未幾,由貧轉富,鄉民咸信神恩護佑,遂興建福德堂,並塑金身膜拜。穆王賜號「后土」,並賜頒「福而有德千秋敬,正則為神萬世尊」對聯。其後,遙池金母傳令八仙接引,封為「南天門都土地神」。

 

五營神兵(兵馬)本是王爺(如五府千歲等)才有的兵將,受其調派與指揮,不過現在有許多區域性神明,如媽祖、關聖帝君、大道公等都已備有五營神兵,來保衛庄頭,抵禦邪魔與鬼魂。

五營有分內外營,凡是受過歷代帝王敕封的正神,如關聖帝君、媽祖、保生大帝與王爺等,都設有內外兩營,而原本沒有兵權卻擅自擁兵的厲神,如大眾爺、萬善爺等則只設內營。內營總兵馬為三十六萬(三十六營將),是王爺的近衛軍,負責王爺本部的安全與秩序維護,大都以五營旗和五營頭來象徵;而外營是以王爺廟為中心,分佈在庄頭的五方營寨,總兵三十一萬,是部落的守衛軍。(上圖為五營令旗,不過少了一只黑令旗,

而五營又分為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營,而五營令旗又有不同的顏色,令旗之形狀為三角形,上頭通常會繡上龍鳳等圖樣或不繡,只繡上一個「令」字。而每一營的令旗又有著不同的兵馬數量與名稱,非常的有趣及令人感到神秘且威武。(通常收驚時會以五營令旗來替信徒收驚,如遇上特殊狀況則會單獨以黑令旗來收驚

東營-東方-旗-九夷軍-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兵馬(青龍)

南營-南方-旗-八蠻軍-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兵馬(朱雀)

西營-西方-白旗-六戎軍-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兵馬(白虎)

北營-北方-旗-五狄軍-五萬五千五百五十五兵馬(玄武)

中營-中央-旗-三秦軍-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兵馬(黃帝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n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